【兩個Charlie 的故事 – 加拿大需要更多的 Charlie Smith】
有好多年了,有很多個星期天上午,溫哥華有兩個Charlie 會在Tim Horton 小聚。
不是上班日,兩個都需要把家庭扔一邊,我常常擔心他老婆找他,也不好意思耽誤了他休息的星期天;而我們家,大概已經習慣了我對這個小聚的重視。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進去餐廳用餐的第一次都獻給了對方。
記得那年台灣文化節跟越南的那場與亞洲對話,總編輯Charlie 很熱心的幫我介紹了一些越南社區的朋友。連幫他理髮的越南髮型師都需要聽他數十分鐘來介紹台灣文化節。他又介紹了另一位在越南社區非常活潑熱心公益又有企業家頭腦的Minna;透過她,我也認識了我們最後合作機構的負責人Thai-Hoa。就這樣,我完全改變了我對越南社區的認識,更正確的是,我或許從來沒有認識過就在身邊的越南社區。
在Charlie 身邊有一個很重要的記者,Carlito來自菲律賓;那年我們跟菲律賓社區對話的時候,Charlie 讓Carlito 跟我先對話一次。那年我最常告訴別人的一件事情是,Carlito 自己在報導台灣文化節的文章裡寫的台灣與菲律賓的連結,大部分是他自己做的功課。透過了Carlito,我身邊突然增加了一大群來自菲律賓的朋友,他們的熱情與活潑,每次我們的會議都是熱鬧不已。在那精彩的對話過程中,更多的是彼此的認識與學習。每個社區光亮與灰暗的一面,其實都是人生很好的課題。
身為一個媒體人,總編輯Charlie非常關注會被主流媒體經常遺忘的聲音。他真的很喜歡學習新的事物,很在意環境變遷的議題,對我們社會的多元性,他一直是相當興奮的。對我而言,他不只是一個媒體人,他用了他的職業在為我們社區建立橋樑。有幾次,我請他讓我帶著我身邊的年輕夥伴一起來到我們的星期天小聚,他都讓這些年輕人大開眼界,原來媒體人是這樣的。
即便跟我有無數次的小聚,每每到記者會時,Charlie 總是會親自到場或是派人來採訪,他說我們的記者會是一次很完整的認識台灣文化節的機會,他不想錯過。更特別的是,他總是事後會一列清單告訴我他想要的採訪,然後開始安排不同的記者訪問。越洋電話,找人翻譯,他深怕漏掉了重要的角度。活動期間,他也是會自己到了現場,再去捕抓畫面,街頭訪問,推特或網路文章一一的補強。在加拿大,我接觸過很多媒體記者,他是個稀有動物。我時常用總編輯Charlie 的敬業提醒自己跟我們的團隊,那個Charlie 是我們面對工作的榜樣。
跟Charlie 我們也不會吝嗇彼此的政治觀察,我很常從他身上去檢驗我自己的政治解讀。他對加拿大政治人物的理解更是細微,對歷史的研究也很透徹。經常聽他說我們政壇內幕的一些小道消息,彷彿間好像進了加拿大的大觀園。抱歉,那是我們之間的祕密,就不多講了。
Charlie 時常告訴我及一些台灣的朋友說,謝謝我們讓他可以如此的認識台灣,進而也愛上台灣所代表的一切。其實,我更想讓他知道,謝謝他幫我打開了好多扇門,讓我更認識加拿大。是他讓我深信加拿大有更多的Charlie 是願意站在民主自由,正義平權一方的。
記得去看看 Charlie Smith 如何看待台灣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