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uthor - Charlie Wu
吳權益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
執行長
小秘密 大聲說 您不認識的台灣
小秘密 大聲說 您不認識的台灣
【小秘密 大聲說 您不認識的台灣】
很多人知道多倫多台灣文化節是由自溫哥華的團隊發起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果沒有多倫多的經驗,
可能就沒有台灣在2010溫哥華冬季奧運藝術節的光彩。
湖濱中心讓我們團隊的視野從社區走進去了大都會,
從僑社組織轉型成為藝文單位。
從台灣看台灣的心態,我們開始學會從加拿大看台灣。
記得我很有自信的帶著在溫哥華的規模與經驗自告奮勇的去敲湖濱中心的門,
回頭看,是真的有點自不量力。
幾次跟湖濱的會議,有太多的不懂,更多的不會,
但是想到台灣可以在這裡被看到,即便是裝懂也不能退。
「你們的藝術方針是什麼? 」
「我們要分享台灣的文化。」
「那是目的,不是方針!」
這種對話今天回想起來真的很好笑,不過那是如假包換的邊學邊賣!
進去的第一年,雖然頂著四五年在溫哥華的訓練,跟一個那麼龐大的組織合作,是不舒服的。
「我們希望這樣…我們要擺在這裡…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器材…」許多以為是我們可以自主的…
其實結果我們沒有一樣能做的,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們也存活了15年了。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讓心中的台灣,變成人家的台灣,台灣也許就沒有空間。
台灣需要的不就是那個空間嗎? 給台灣人空間,其實就是給世界空間。
或許跟台灣文化節的合作,也就是跟世界的合作,那也是湖濱中心的空間。
我們都開始學會在那個空間裡共存了。
15年來,湖濱中心的管理階層來來往往,組織的性質一再的調整。
10英畝的園區,有些時候是連2英吋的空間都要用吵得,有時候連瓶水都要管。
要談場租,我們可能付不起;
要談人力,我們可能碰不起;
但是要他們給,我們就得要得起!
在這裡有太多的好朋友,他們認識台灣的開始,是台灣文化節;
有人從小沒有離開過多倫多,卻嚮往去台灣,
有人因為發現自己最愛的捷安特單車來自台灣,便開始尋找台灣的藝術家合作
台灣在這群人身上曾經是陌生的,今天他們即便離開湖濱中心,也永遠記得台灣。
就在去年,湖濱中心一開始拒絕我們呈現來自實踐大學設計系的服裝展。
因為這個不是原住民設計的原住民服裝展,
對加拿大而言是文化轉移的行為。
但是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不就是我們辦活動對話的理由嗎?
湖濱中心沒有強勢,而我們也沒有退讓
結果是我們都上了一課,彼此的認識與信任又進了一步。
展順利發生了,但是背後的故事比實際的展更讓人難忘。
這不就是加拿大的多元價值嗎?
它在我們雙邊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這裡,我們被鼓勵嘗試新的論述
在這裡,我們可以挑戰他們的刻板印象
在這裡,我們可以享有我們台灣社區一直渴望不到的資源
在這裡,我們真的可以安心做自己。
其實到今天為止,我真的很謝謝多倫多的台灣社區,
尤其是那個支持我們團隊的背後強大的力量。
是他看到了這個團隊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相信了這個團隊
他不需要我公開的說他是誰,但是我一定要說有他!
是他與多倫多讓溫哥華的團隊及溫哥華台灣文化節升級了!
或許可以聽聽我們認識15年湖濱中心的好朋友Diana Webley,怎麼看台灣吧!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 2022 ASIAN-CANADIAN SPECIAL EVENTS ASSOCIATION &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