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uthor - Charlie Wu
吳權益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
執行長
看起來很政治的一篇文、其實講的是文化喔,不要怕!
看起來很政治的一篇文、其實講的是文化喔,不要怕!
【看起來很政治的一篇文、其實講的是文化喔,不要怕!】
20年台灣文化節的歲月已經佔了我40% 的人生,可是有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學時代的我曾經是中國同學會的會長,那時候的中國對我而言就是台灣。
當時的我,其實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中國」或是「台灣」對我的意義如何?
今天的我,就因為我曾經是那麼的無關緊要,我就更能夠體會今天許多人今天的心境。
所以這篇文不是要改變誰或是告訴任何人他是誰。請大家都快樂的去當自己,也給別人快樂的當自己,這不為過吧!
帶著這樣的心情,碰到了世界大災難,我們一直說「疫情隔離了我們,對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為何不用這樣的心情讓我們好好的彼此認識。我有很多很有話可以談的朋友,來自台灣與中國的臉友,有些話題他們是絕對不會表達意見的。我都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看到這裡,可能看到政治兩個字就跳到下一則了。但是,我用這篇文再試一次看看。
周童是多倫多的一位來自中國的設計師與藝術家,朋友介紹的,第一次碰到他是在多倫多旅館的Lobby,我們兩個人把原本半小時的會議變成了快五個小時。從此以後,我們每一次的會議(線上)都會好幾個小時,與其說我們談的是中國或是台灣,倒不如說我們是兩個獨立的靈魂在對話。背景不一樣,工作不一樣,甚至也沒有彼此的很認識,但是我們的交集是價值觀與人生的意義,我們有的是彼此的欣賞與尊重。沒有任何情緒的勒索,更沒有惡言相對,所以我們什麼都可以談了!
去中國化這個議題一直在我身邊環繞的。在台灣,它可能就是統獨之爭;在中國,它可能就是背祖忘宗;在美國,它可能就是國家利益之爭;在加拿大,那就更複雜了。疫情發生了,全世界都在談論這個話題,但是大家都談的刀刀見骨,似乎對要從疫情走出來的我們沒有太大的幫助。我找了來自中國周童,用藝術來挑戰這個話題。
經過了好幾個星期的對談,反反覆覆的挖掘,我們的結果變成了【趣】中國化。既然是作品,就歡迎大家上藝廊去看他的畫。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他的六個人畫像,都是熟悉的人物,為什麼成了主角了呢? 如果要說「去」中國化的人,這裡面有好幾個好像功勞不小喔! 但是要說他們是多元化的推動者,或是外來文化的引入者,其實還蠻貼切的。為什麼要在台灣文化節碰觸這麼敏感的議題呢? 仔細想想,在加拿大除了台灣文化節外,有那個組織或活動敢碰這個議題呢? 哈哈,那不就是台灣才有的文化嗎? 作品連結 https://gallery.torontotaiwanfest.ca/UnbeingChinese-ch
我在美國上高中的時代曾經在一家餐館打過工,老闆全家是台灣人但是是共產黨,那時候我被警告談台獨是犯法的。為什麼談台獨或是去中國化就是十惡不赦呢? 是誰讓這樣的好議題變成了問題呢? 這些問題是不是很像我們面對的病毒一樣,它隔離了我們? 那如果對話可以拉近我們的距離,當這些詞彙都不那麼敏感,或許我們就更有空間探索可能,這些問題就可以有答案了。是誰不讓我們有答案,應該很清楚了吧!
我們這代人碰到的一次大災難,世界已經快有八十五萬人都因為疫情而死了,我們還有什麼不能講的? 不可以探索的?
圖出自於周童的畫作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 2022 ASIAN-CANADIAN SPECIAL EVENTS ASSOCIATION &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